给游客的提示

琅勃拉邦

我的东南亚之旅从老挝开始。出发点是老挝古都琅勃拉邦市,现在是该国外国游客访问量最大的城市。出发前,我很害怕热带蟑螂和疟蚊。在琅勃拉邦,既没有第一,也没有第二,但有很多僧侣、游客、纪念品和风景,就像殖民世界的侦探故事一样。


从曼谷起飞的飞机上,所有乘客都系上了安全带,没有人站在过道上、提着袋装食物、抽烟或发出噪音——没有任何异国情调。小型现代空中客车公司专门载运欧洲游客。日落时分,飞机在湄公河上空漫长而美丽的着陆后,降落在水泥跑道上,停在琅勃拉邦机场整洁的新建筑前。机场太小了,登机牌上有一个空白,还有城市名称。在我办理登机手续的纽伦堡,他们不知道这个机场这么小的城市的名字!


我的旅游指南上写着,在老挝禁止拍摄“敏感物体”,其中包括机场(老挝没有火车站或地铁)。我小心翼翼地透过飞机的窗户往外看,但没有看到机场上有一个军人。曼谷航空的一名空乘人员打开舱门,让乘客登上停机坪。我们步行到了航站楼。塑料窗、令人讨厌的蓝色玻璃制成的窗户——对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来说,一切看起来都太正确和美好了。到处都看不到军队的身影。


在机场,我第一次呼吸到南亚热带空气。有人警告我,四月份在印度支那会呼吸困难。四月是一年中访问量最少的月份,这并非没有道理。六月开始雨季,四月底湿度几乎达到100%,但雨不下,呼吸非常困难。几分钟之内,身体就被汗水覆盖。过了一会儿,你就不再擦额头上的汗了——皮肤会一直湿漉漉的,直到我到达琅勃拉邦两周后离开印度支那。现在,当我在 11 月份写这篇报告时,裹着毯子,喝着一杯茶,weather.com 显示琅勃拉邦的气温稳定为+31。呜呜!


航站楼内有空调。干净的大理石地板闪闪发光,你可以看到女人的裙子下面!旅客排成两队:一队等待签证,第二队等待已持有签证的乘客。包括乌克兰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公民可以在抵达机场时获得入境签证。边防人员很有礼貌,但沉默寡言。老挝当局的代表把手伸到我的肩膀以下,但他躲在后面的床头柜比他自己还高。另一位执法人员沿线行走。机场和总统府是老挝仅有的两个可以看到军队的地方。一般来说,老挝的警察很少。街上根本看不到她的身影。我曾经给一名警察拍过一张照片。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名民警。一周后我在越南看到了东南亚第一辆警车。老挝到处都可以拍照!


琅勃拉邦是老挝访问量最大的城市,大多数游客都是从这里开始探索老挝的。机场航站楼前挤满了嘟嘟车和出租车。我跳进一辆小巴,里面已经坐着三个来自欧洲的家伙。司机把我们全部送到了酒店。每到一家酒店,他都会在路口停下来,询问路人该去哪里。老挝没有街道名称;方向是基于地标和房屋的显着特征。例如,从“wat paravat”寺庙朝河边的蓝色房子会比指南“Sikhom Road 35”中印刷的更快地引导您到达目的地。当我写一篇关于万象的报道时,我会告诉你一个关于西宏路的难忘故事。


小巴一开出机场三百米,柏油路就结束了,标准的破烂尘土路开始了。司机绕着坑洼行驶,然后我们没有过河桥,最后到了市中心。


琅勃拉邦的老城区位于南康河与湄公河汇合处形成的海角上。有限的区域内分布着数十座古老的寺院和佛塔。佛塔是佛教徒的圣地。老挝全国寺庙众多,但琅勃拉邦每平方公里佛塔密度最高!


所有的修道院都非常相似。也许这和佛教有关系。亚洲的建筑通常非常单调。我的指南中描述的三种类型的佛塔彼此之间差别很小,以至于没有经验的游客根本无法区分它们。与欧洲的建筑遗产不同,亚洲的建筑遗产没有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艺术风格之分。从表面上看,很难注意到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它们更像东正教教堂,是根据四百年前相同的不成文教规建于 21 世纪的。


这些寺庙彼此非常相似,以至于我几乎无法按地点对照片进行排序。每座寺院都集中在主殿周围,周围有矮墙。


这座长方形的寺庙顶部有一个三角形的屋顶,屋顶支撑在柱子上。


寺庙内有一尊镀金(或简单地涂上金漆)的佛像。佛脚下常有较小的佛像。寺庙被漆成鲜艳的颜色,通常是金色和红色的组合,因为根据佛教信仰,红色是幸运色。总体而言,亚洲教堂的宗教象征和装饰非常丰富多彩,并且有明显的镀金倾向。




修道院境内有尖锥形的石头结构。它们通常具有象征性的装饰,通常也被漆成金色。



僧侣们给寺庙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在老挝,这些人通常是年轻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学习外语——法语、英语、日语,你可以和他们开始对话。僧侣们非常积极和友善。



普西山矗立在琅勃拉邦市中心。进山需付费,因为通往山顶的小路会经过岩石寺 Wat Thammothayalan。在其中一座小寺庙中,保留着佛陀的足迹——直径一米半的石头上的印记。这里还有一个可以拜佛的洞窟,还有许多摆出各种欢快姿势的镀金佛像。例如,周二佛通常躺在沙发上!


在 Phu Si 的最顶端还有一座尖尖的佛教寺庙、一门越南战争时期生锈的大炮和一个小型观景台。


琅勃拉邦周围的风景完全符合我对丛林城市的想象。喀斯特山脉形成了地貌。地平线上排列着棕榈树丛中倾斜屋顶的小房子。从西面看,这座城市面向湄公河;细长的船只沿着河漂流。让我想起越南战争的新闻片。


顺便说一下,老挝在越南战争中也深受其害。共产党游击队的部分弹药通过老挝丛林供应到越南南部,美国军事指挥部决定轰炸老挝领土。在该国的一些地区,尤其是北部地区,人们为了躲避轰炸而躲进山洞里,有时甚至在洞里住了好几年。一个在西方仍然保持沉默的犯罪故事。


即使在山顶,我也观察到了一种有趣的老挝习俗。楼梯上,奶奶正在卖笼子里的鸟。这些细胞是从一些耐用的外来干细胞中收集的。如此强大,以至于挤在栅栏之间的鸟儿很快就失去了力量,试图逃离笼子的狭窄空间,即使是在热带的下午。大人小孩买了鸟,到悬崖边打开笼底。据传说,这只鸟本来应该自由飞翔,但相反,一具死尸经常从笼子里掉下来,滚进灌木丛中。坐在他祖母商人旁边的男孩跳了起来,跑进灌木丛,一分钟后,他从那里带出了那只被遗弃的鸟,并再次将尸体推入笼子里。


照片显示,浓浓的雾霾一直笼罩在这座城市上空。热量和极高湿度的混合导致潮湿的空气从清晨开始上升。但由于雨季尚未到来,水分不会落到地面上,而是继续悬浮在空气中,在皮肤上形成一层令人不舒服的粘稠层。


过去,琅勃拉邦的人口几乎全是僧侣。僧侣们身着橙色袈裟,过着佛教的生活方式。佛教禁止出家人拥有世间物品,因此出家人全靠教众的施舍维持生计。每天早晨,僧侣们缓慢地游行穿过琅勃拉邦的街道,收集稻米,黎明时分,该市居民会互相传递稻米。游客们心甘情愿地参加这个古老的仪式。导游要求不要把宗教仪式变成“与猴子合影”,也要求游客不要拍照。


琅勃拉邦的中心按照惯例被划分为几个正方形。每个广场都包括围绕一座修道院的几条街道。当地人以修道院的名称为向导。令人惊奇的是,邮局竟然在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工作!仅仅三周后,我的明信片就到达了乌克兰的收件人!


过去,琅勃拉邦一直是老挝王国的首都,直到17世纪。几个世纪以来,泰国人、高棉人和法国人为这座城市而战。在中世纪,琅勃拉邦是百万大象王国的首都,这是印度支那的一个国家,其面积大部分与现代老挝重合。直到君主制的最后一天,王室住所都在琅勃拉邦,这座城市被称为老挝的王都。老挝王国的历史随着1975年共产党在老挝的胜利而结束。


自古以来,琅勃拉邦一直是该地区的精神中心。这里有数十座寺院,寺院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座城市的生活。这些众多古老修道院的重要性促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城市的整个中心部分置于保护之下。自从琅勃拉邦被列入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这座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古老的寺院被重建,街道被铺平,主干道上出现了人行道——这对老挝来说是一种完全不寻常的建筑形式。沿着铺着瓷砖的人行道安装了古董灯笼和异型栅栏。十字路口都画上了斑马线。总之,琅勃拉邦被改造得无微不至。


与此同时,湄公河上方的长廊出现在城市中,许多针对欧洲人的餐馆开业了。在这里您可以一边用餐一边欣赏湄公河的美景。最主要的是不要靠在栅栏上。整座山,乃至整个老挝,到处都是垃圾。垃圾是老挝真正的祸害。



来源: 俄罗斯旅游网

发表回复